Wednesday, 26 November 2014

英國筆記:物品海運回國 (英國到台灣)

20 August 2014

過了一年,是時候要把東西收一收,打包滾回台灣的時候了。

回顧一年前,當初來的時候自以為瀟灑,只帶了一個大皮箱,跟一個登機箱再加上一個後背包。但是事實其實沒有這麼單純....當初因為有著莫名的堅持,所以覺得有些東西一定要從台灣帶來,於是就也寄了二個紙箱的東西到了英國來。紙箱裏的東西有些是消耗品,用完就沒事了,但是我好歹也是個購物控,所以有很多衣服、包包跟鞋子要寄回去,再加上唸了一年的書,很多珍貴的原文書是可以將來當作工具書使用的,所以弄一弄,是也整理了三大箱的東西要運回台灣。

* 真的很多東西

這三大箱東西,從七月初就開始打包,結果這三箱東西佔了我房間幾乎是1/5的空間,於是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走路都要東撞西撞的。沒辦法,誰叫我這麼愛買東西?應該要把手刴掉的才是。

在英國的留學生,要把東西寄回台灣其實很簡單,學校裏的台灣同學會通常都會一起揪團,然後用該家海運公司的指定紙箱。以我們學校台灣同學會叫的SNOWL (專送台灣跟香港的貨運公司) 為例:一個大的紙箱是 50x47x49 cm;小的紙箱是 50x47x25 cm,一個學校裏的學生們分頭把要寄回去的東西打包弄一弄,是通常都可以湊到一個貨櫃。我本人雖然很愛買東西,但是就也只有三箱而已,而且我用的還是台灣郵局的紙箱 (39x32x43 cm)。在我們學校放眼望去,購物力跟財務比我驚人的多的是,一個女生可以寄到5-6個大紙箱都不是問題咧!

所以要把家當從英國寄回去,都不會是一個很難的問題。而且大家一起分擔運費,平均一箱(以大箱為例)差不多是落在£33-35 左右的的運費。

但是如果閉俗像我,幾乎根本沒有跟台灣同學會打交道的人,或是人家明明公告貼出來,還忘記要去登記跟海運團的人,怎麼辦?


沒錯!他們就是我當初用來運我那二箱從台灣到英國來的海運團。因為其實在他們的社團討論區裏面,不定期會有人在揪團,不管是從英國到台灣;還是台灣到英國海運。所以當我發現我的錯過了我們台灣同學會的揪團後,我就直接找他們了。後來其實還蠻慶幸我有找他們,而不是跟我們的台灣同學會,因為他們可以直接door to door收貨,但是如果跟我們台灣同學會了話,我可能還要人情拜託朋友開車來幫我載這三箱東西,不然就是要自己叫計程車。但是我又不住在city centre (今年的收貨點),所以算一算,我覺得對我來說沒有很划算。但是如果我找這個海運團,跟他們約好時間,就來我家門口把我的三箱貨收走了,我是坐就不會站的人,我這麼懶,找他們當然比較省事。而且我又直接回收我當初郵局的三個紙箱,根本就是環保愛地球的表現,一箱也才£30左右,和台灣同學會的價格差不到那裏去。再加上台灣同學會只會大家一起走一團,通常在七、八月左右。但是我就是繼續留在英國混吃等死,沒打算要這麼快把東西寄回去,那在這個海運團裏面,只要有人揪,出個聲,算一下數量有沒有到,差不多七月、八月、九月、十月...甚至走到十二月、一月都還有人在揪團要寄海運。

明眼人可能已經發現:「欸!但是妳的箱子比較小耶!能寄的東西沒有比較多啊!」

針對這點,本人是沒有太在意,因為本人一向有打包、收納達人之稱,尺寸大小對我來說沒有太重要,反正裏面的空間可以善加利用就好了。所以三箱是也打包塞的滿滿滿,每一寸空間都被我完全運用到,幾乎跟他們拿大箱的人沒有什麼二樣了。

有需要的朋友們,這篇文章裏面的連結點一點或是下面的信箱寫信問一問,應該就可以解決大家的煩惱了。

如果想要聯絡或諮詢:
從 台灣 海運到 英國
TW2UKshipping@hotmail.com

從 英國 海運到 台灣
UK2TWshipping@hotmail.com


Tuesday, 25 November 2014

[MK隨便講] John Lewis 2014聖誕廣告

John Lewis的財力及行銷預算之大手筆,在今年的聖誕廣告中表顯無疑。



先從廣告的故事主軸開始,聖誕節嘛!John Lewis想要表達的就是"share" (呃!是說好像每個英國的聖誕廣告都在強調這個觀念),但是這支廣告很特別的點是用一個小男孩跟他的好朋友:一隻企鵝的關係說起。這隻企鵝陪這個小男孩作很多事情,它陪他唸書、吃飯、踢足球、散步、睡覺、看電視等等,這些生活中瑣碎的事情,企鵝都陪小男孩一起作...然後故事的最後,就是小男孩注意到企鵝很羨慕的一個東西,於是就在聖誕節準備這個禮物給它了。

所以John Lewis要強調的是:Give someone the Christmas they've been dreaming of。

這個故事似乎看來很無聊又很無趣,但是拍攝的手法卻令我感到驚奇不已。



這支聖誕廣告雖然只有2分鐘,6 November released,不過已經累積了超過1,700萬的點閱人次了(應該是John Lewis的最高點閱記錄了)。雖然也有網友惡搞這支"溫馨"的廣告,但是廣告拍攝的背後,就已經要讓我驚呼連連了。我曾經參與過的一支廣告,光是後製就已經快要搞死製作公司了,因為裏面的玩偶裝人物,是用一個去複製出無限個,然後再一格一格的去修片,讓這些玩偶看起來很像真的。當然,以台灣的廣告產業來說,我們根本不會管廣告公司或是製作公司的時間多有限,就算他們加班也是要給我們作出來(對!我們是壞客戶...懺悔),上面給了一個日期,我們扮黑臉就是要廣告公司如期交出來,所以從拍片到廣告on air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內行人可以自己想像一下後製的時間只有多少)。

這支John Lewis的廣告(剛剛講過了,是6 November released的),但是它們從今年三月就開始拍。一開始初看這個幕後的籌備時,我一聽到March就整個傻眼,欸!三月、四月、五月...十月、十一月,是將近九個月的時間耶!用九個月的時間來弄一支廣告是有多大陣仗?這些時間都是錢耶!

然後我才發現,廣告裏面的這隻真的企鵝根本不是真的,完全是電腦作出來的(驚!!!!!! 還作這麼像,難怪需要這麼多時間),這個後製就不知道燒了多少錢了,這個企鵝的舉手投足,根本就跟真的 一 模 一 樣。所以上下文前後呼應,一起回到文章的一開頭下的結語:

John Lewis的財力及行銷預算之大手筆,在今年的聖誕廣告中表顯無疑。


對照John Lewis 201320122011的聖誕廣告,今年這支廣告真的是大勝2011的那支(2012的有點像Madagascar中,有一個斑馬走在紐約街頭上的不知所云 ;2013的根本看完就是覺得浪費時間,就不用說了,本人覺得很爛!)


Tuesday, 18 November 2014

[MK隨便講] The Guardian's 1986 award-winning廣告 'Points of view (觀點)'

The Guardian (中文翻:衛報或是英國衛報) 是英國少數有公信力的報紙,和Daily Mail或是The Mirror這些八卦小報不一樣。我的英國同學H曾經邊翻閱著這份報紙,邊跟我說:「Emily, this is a good news paper. This is to those people who can use their brains to think.」

好吧!姑且不論英國同學H說的對或是不對,用台灣的例子來說,就是如果新聞刊登在言論太自由或是水果太好吃的報紙上,我通常都不會想要相信它們,因為新聞通常都會被過度扭曲解讀後,才會被刊登出來。

不過,我個人非常喜愛The Guardian 這支在1986得獎的廣告,不只喜愛,還分享過好多次了!



作為了一個新聞傳遞的媒介,我認為The Guardian 充份在廣告中表達出他們要傳達的訊息(就是一個報社該作的正確事情)。短短30秒的廣告中,The Guardian 清楚告訴他的讀者們:「請放心,我們會給你們一個最全面性且平衡的報導,讓你了解事情的完全真相及始末。」(我最愛這種訊息簡單又清楚的廣告)

但是這支廣告引起的迴響可不是只有這樣,其中還包括了:
don't prejudice others
humanity
points of view make differences

當然,這支廣告也被應用在許多的課程或是環境中,為了要鼓勵學生們用一個不同的角度,甚或是更全面性的角度來看事情,所以一支好廣告可以流傳千古,不好的廣告就只是當個笑話看看就好了。這支廣告都快要30年了,還是這麼經典,然後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引用,就知道它得獎的價值了。


Monday, 17 November 2014

嘗試

Michael Jordan 說過很多話

其中一個很有名的話是:
I've missed more than 9,000 shots in my career. 

I've lost almost 300 games. 26 times, I've been trusted to take the game winning shot and missed. I've failed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gain in my life. And that is why I succeed.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沒有投進超過9,000球
我輸了將近300場比賽
有26次,我被倚賴要投進致勝的一球,但是我失敗了
在我的一生中,我失敗過一次、一次又一次
而這也是為什麼我成功的原因


我一直不是被歸類在人生勝利組的目錄中,更不是所謂的溫拿。我常常看著別人過的比我順遂,但是我卻好像生不逢時、千里馬總是沒有遇上伯樂的感覺。

出國前,有人覺得我回國後會一帆風順,因為我喝了洋墨水,又拿了MBA,好像根本就是免死金牌、令箭在身,自此後可以呼風喚雨,疏不知...(雖然還沒回國,不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事),人生的劇本卻常常不是照著我的想法在寫,是肯定的事實之一。

工作找的不順利,離開學校至今也沒有生產力可言,天曉得我有多痛恨這種無法在能力上被認同的感覺,就差一點沒有自暴自棄,立馬就想把東西收一收,滾回台灣找些正經的事情來作。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台灣的工作環境不是我喜歡的,再加上『回台灣 = 有工作可以作』是目前也沒有辦法被驗證的公式,所以這一點也無法得知。

現在只有確定的是,我極度想要裝死,然後一直裝死到一月底,離開這裏之後,到土耳其逍遙三週後,再回去台灣。到時候,希望我能夠有動力積極的開始找工作了。

Michael Jordan 也說:
I can accept failure, everyone fails at something.
But I can't accept not trying.

Well, I think I've tried more enough, should I try one more?
Or I've tried more enough for me to give up?


Sunday, 16 November 2014

[MK隨便講] Sainbury's 2014聖誕廣告

Sainsbury's 是英國四大零售龍頭之一。他們在12 November 2014(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隔天),發佈了他們的2014官方聖誕節影片後,短短四天之內,這支長達三分鐘的廣告在Youtube已經累積了超過8百萬次的點閱量



廣告很感人,不是英國人(或是德國人)的我,都要看的我熱淚盈眶。老實說,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WW1)的始末不是很清楚,因為它主要發生在歐洲,雖然波及到大部份的國家,但是跟來自遠東的我是一點關係也沒有,感觸也沒有特別深。只是當在英國生活時,就會發現英國人很看重WW1遠勝於第二次世界大戰(WW2)。甚至從每年的十月份開始,英國人就會開始配戴紅色的poppy(罌粟花)在胸前,為了要記念這些在戰場上的英雄們。對於英國人來說,沒有這些前人在WW1的犧牲,就不會有今天的英國。

Sainsbury's拍的這個廣告,是真實的故事,3分鐘的廣告裏,只有無法確定德軍或是英軍是否真的有進行一場足球賽。對於這些在戰場上的英雄,他們彼此也許一生無交集、無仇恨,因為戰事所逼,他們得為自己的國家站住、彼此肆殺。

這支3分鐘的廣告很明確的只傳達一個單純的訊息 (對!我超恨那種30秒廣告裏面卻塞了3個以上的訊息):Christmas is for sharing (#ChristmasIsForSharing)。我想Sainsbury's真的作到了(或是要說:廣告公司作到了),廣告中感動我的是,不論德軍或是英軍,這些被送上戰場的人,他們願意在聖誕節這天達成停火共識,在戰場上、在聖誕節這天(歐洲人的大節日)彼此互相分享,光是"無私"這一點就賺了我不少眼淚。

不專業的MK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支廣告不外乎就是大打感情牌。用人人都在意的歷史事件,成功的創造出另外一個銷售商機。整支3分鐘的廣告裏面雖然只出現一條巧克力(the hero product),但是它還告訴消費者:「買這個巧克力的利潤(£0.50/條)會捐給The Royal British Legion (RBL)」。這個嘛!我不得不說,英國人這麼忠誠又愛國,幾乎人人都會買這個單的 (而且一條才賣£1又可以作善事,拜託!這麼便宜,不買可以嗎?)

那話又說回來,如果說買的這條巧克力,所得全數捐給RBL了話,那Sainsbury's要賺什麼?拜託!甜點/巧克力/餅乾這種東西對英國人來說,根本就像是去7-11買一瓶飲料一樣稀鬆平常的事,Sainsbury's當然不會只賺這曲曲的£1,消費者的消費模式是買肉、買魚、買麵包等等後,隨手再抓一盒巧克力。沒有忠誠度而言,但是只要£1的動人價格就是很吸引人。就算真的有人去Sainsbury's只買了這一盒巧克力就走,那麼,Sainsbury's還是從消費者那裏賺到了品牌好感度跟名聲。

用MK隨便講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支廣告是成功的。

不對!
非常成功!

* The Royal British Legion (RBL):英國的一個慈善機構,主要是籌募人們的捐款所得,提供給英國國軍。也是每年十月就會開始招募義工來幫忙作poppy,然後再由義工們協助販售poppy的單位。




Thursday, 13 November 2014

dropbox 好棒棒

姑且不論許許多多的網路雲端的醜聞 (例如之前才發生的 iCloud nude leaks: 26 celebrities affected in the nude photo scandal),對我來說,雲端真的真的是一個十分之方便的東西。先從我和dropbox之間開始說起吧!

很久很久以前(都記不得是多久了,但是至少有5年以上了),有人推薦我加入了dropbox,於是乎我就也加入了,然後他老兄就因為是他推薦我加入dropbox,他就得到了免費的空間。但是本人那時候跟dropbox不熟,所以也沒有繼續玩連連看下去的遊戲,鼓吹那個朋友要藉由我的關係而加入dropbox,讓我有免費空間可以拿,這個我也不是太關心 (拜託!如果我會關心這個了話,早就年年都衝去百貨週年慶搶好康了)。

又過了好多年,在訓練中心裏面大家常常用dropbox的連結來分享東西,所以就莫名的我又開始用了dropbox。離開訓練中心後,又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要上傳高檔的圖片,那時候因為自己的dropbox空間很小,所以也很不想要用自己的dropbox帳號來傳圖檔給廣告公司,反而比較常用的另外一個free space,但是這個free space的缺點就是東西上傳後,只會在雲端保留14天,14天後檔案的連結就會失效,上傳的檔案也會自動被刪除。

後來自己的dropbox藉著分享給廣告AE們(為了要讓他們可以下載圖檔),勉勉強強的被擴充到5MB,但是空間還是很小啊!所以就也不太用它了。

出國前,雖然有之前的慘痛回憶在心頭,但是還是又再砸錢下去買了一台seagate 500MB的隨身硬碟帶出來。可是我這個人又很麻煩,東西喜歡存在硬碟裏面,不喜歡存在電腦裏,但是MBA又是該死的忙,所以每天總不可能都帶著我的筆電跟硬碟跑來跑去,因為總覺得慘案一定會發生,所以我都是把硬碟裏面的東西複製一份暫存檔放在桌面,然後帶著筆電去學校。可是有時候又會發生我忘了複製其它的檔案,就變成在圖書館作報告的時候反而很綁手綁腳,於是就在英國同學M跟沙烏地阿拉伯同學M的建議下,慎重考慮使用dropbox的可能性。

不過,我的慎重考慮要考慮的是:價格。

對!我懶得去用老鼠會的方式擴大我的dropbox空間,所以決定花錢買它們的空間,順便升級成會員。秉持著使用者付費的原則,如果服務好,我又可以受益到,何樂不為呢?所以心一橫(是好像也沒有很慎重的考慮),就花了USD $99買了一年100GB的空間,結果到了今年八月,dropbox突然通知我說,要給我一些surprise,於是我的100GB就突然被升級成1TB了。欸!1TB耶!應該用到民國200年都用不完。


dropbox用到現在快要一年了,dropbox的使用心得歸納如下:

1/ 隨時隨地都有檔案可以用
我有二台laptops、一台iPad、一支iPhone,laptop裏面都下載也安裝了dropbox。手機和平板也分別安裝了dropbox的app,不論我在那一個裝置使用,我永遠都可以找到我需要的檔案,因為每次只要裝置一連線,它都會自動update我dropbox裏所有的檔案。即便我的手機、平板沒電了,今天又正好沒有帶電腦出門,學校裏面到處都有免費用的電腦可以用,只要登入dropbox,我也有檔案可以用。

2/ 自動上傳照片和影片
我的手機和平板從來沒有和我的電腦連線過。所以我的電腦裏面也沒有iTune,然後本人雖然很想要買iMac,但是現階段還沒有想要和iOS系統太熟,所以就算我有iTune,把手機跟平板連上了,我也不會從裏面撈我的檔案。但是我發現我只要一打開dropbox的app,且是使用wifi的狀態下,它就會自動幫我上傳手機跟平板裏照片和影片,真的是太酷又太棒的功能了。

3/ 離線狀態也可以用
筆電沒有連上網路的狀態下,其實也是可以使用dropbox的,只要事後再到有網路的地方,系統會自動同步剛才作過的修正,或是剛才新增的檔案,然後所有的裝置裏的檔案也會同步更新。六月的時候跑去土耳其玩,我帶的是另外一台不較不常用的小筆電(因為它比較輕),不過只要一連上線,我就還是可以使用我所有的檔案,也不需要特別再備份所有的檔案到這台電腦裏面。

4/ 筆電死掉了也沒有關係
記得一開始說過我有二台laptops?今年五月在水深火熱的寫二篇assignments時,我的筆電死掉了。怎麼開機都開不了,修復也不行,不管怎樣筆電都進不了windows,於是情急之下,就立馬殺去PCworld買了一台小筆電回來,登入dropbox後,就馬上又可以開始繼續寫我的assignments了。事後我的筆電雖然是活過來了,但是七月份在寫我的dissertation時,我的筆電又死掉了一次。不過第二次已經沒有很驚慌了,畢竟同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一次了。

不過那時候筆電死掉的時候,其實沒有很挫,因為我知道我所有的檔案都在雲端上面,所以不用太擔心我的檔案在筆電裏面拿不出來,然後全部要重寫。之後是有存一點小感恩的心態覺得:「好險我有用dropbox!」

5/ 分享檔案給朋友
dropbox一開始最多人拿來使用的目的就是分享照片、音樂或是影片。當然我也不例外!買了空間後,我現在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分享照片或是影片給朋友們,就讓他們自己加入那個分享的資料夾,大家就可以自己進來看照片,或是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6/ 自動同步
我在電腦裏面的dropbox程式裏面,東編輯西編輯,檔案搬來搬去、照片複製來複製去,雲端那裏的東西也會自動一起同步。真的是太方便啦!

dropbox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五月的時候,dropbox有掛點過一次,那時候無法用線上的方式登入dropbox當東西。當然,我的電腦裏還是有檔案,只是線上登入不了,那時候有稍微挫屎一下,事後當然dropbox也緊急修復好了。

的確,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我單純認為dropbox好,偏偏我又享受到它的好處,而且在我的MBA過程中,dropbox根本就是我的好幫手......若是覺得cyber security 是issue的人,就也不用特地來跟我辯論了,謝謝!


Wednesday, 5 November 2014

英國筆記:生活費

因為S即將在明年的時候過來,最近在幫她整理一些關於生活費的預算計劃,一面是讓她有個概念,知道要準備多少錢,一面也是知道到這裏後要怎麼生活,英國的生活水平如何,想說之前也有朋友在問,所以就在這裏一起整理一下好了。

前往英國求學前在申請學生簽證Tier 4時,大家一定知道Home Office有明確的列出財力證明的基本標準(備查用),除了London是每個月要有£1,000的生活費,其它地方都是£800一個月。因為本人在Nottingham生活,所以就用£800為基準,這樣的生活費規劃,應該是也可以套用到London以外的其它地方了。

通常一落地,settle down的費用是佔最多的,但是英國很多連鎖商店都會在開學季時,提供student special offer。

幾個常用的商店/地方可以參考:
Wilko
Wilko比較賣居家的東西,如果應要跟台灣比了話,我覺得比較像是HOLA而不是Ikea。在開學季時,通常可以在Wilko買到便宜的棉被、枕頭、床套組等,通常的價格會落在£10左右。以今年(2014)的價格來說,參考如下:
單人棉被 £8-10/ 條
雙人棉被 £10-15/ 條
枕頭 £4-6/ 2入
被套組 £7-12/ 依花色、材質而定,含枕頭套及被套
床罩組 £3-8/ 依花色、材質而定,含床罩組(枕頭套則視情況,有時候有附,有時候沒有附)
當然,以上如果買的都是Wilko自有品牌了話,其實是很便宜的。

另外英國的四大連鎖龍頭**,也都有可以買的到上述這些東西,但是這些商店裏面賣的東西,會依照店的型態而且價格不一的情況。以TESCO為例,商店型態有TESCO Homeplus, express, metro, super, extra (從左到右是店別的大小),愈大的TESCO,賣的東西(即便是同樣的產品)價格就會愈便宜。當然,有些商品是全國公訂價(比如說牛奶),這些商品的價格就一定不會改變,只要買2.27 litres 就一定都是£1。

而這四大龍頭在英國主婦心中,最愛歡迎的是ASDA,因為東西真的很便宜,我住的地方離ASDA雖然有點遠,但是如果週末有空,我就會拉著我的購物拖車,殺去ASDA一次買齊一週份再回來,這樣也很划算。不過我最常去的地方還是TESCO,畢竟TESCO比較常見,而且分店也多。以Nottingham為例,在Victoria Centre裏面就有一間TESCO metro (東西會賣的比express多、也比較便宜),通常每次買完一週份,大約食材費用會落在£10 +/- £3左右。

另外,每個龍頭都有自己的自有品牌,這些東西的品質沒有比較差,而且很多時候我都會選擇買TESCO everyday value的產品 (沒辦法,我是窮留學生)。當然,如果沒有在意錢的人,那就歡迎至Marks&Spencer選購食材。

一些日用品的價格也可以提供參考:
牛奶(脫脂/半脂/全脂) 2.27 litres £1
吐司(全條) £0.47-2.50/ 依各品牌為定
早餐燕麥片 1kg £0.75-3.50/ 依各品牌為定
蘋果 4-6入 £1-3/ 依品種、大小及產地為定
香蕉 5條 £1
奶油 500 ml £1-2/ 依品牌、奶油的種類及其容量為定
沐浴乳/洗髮精 250-500 ml(不等) £1-5/ 依品牌及其容量為定
洗面乳 90-120 ml(不等) £1.20-4/ 依品牌及其容量為定
洗碗精 250-500 ml(左右) £0.33-2.50/ 依品牌及其容量為定
洗衣精 450-600 ml(不等) £4-6/ 依品牌及其容量為定
浴巾(shower towel) £5-7
大浴巾(shower sheet) £7-9

英國人的早、中餐都吃的很簡單,早餐通常是燕麥片加牛奶,如果有吐司頂多烤一下,抹個奶油,如果有煎個蛋、一片培根(或香腸)跟起司,還有豆子,就已經算是非常豐富了。中餐都通常都是自己帶個三明治,就會解決了。晚餐都會吃的像皇帝一樣,然後又很晚(對!七點後吃晚餐對我來說是非常的晚了)。如果自己要在家煮中、晚餐,我最常煮的東西就是義大利麵。

以TESCO為例(不好意思,我就是都在TESCO買東西),我買一包TESCO自有品牌的義大利面是(500g) £0.20;一瓶TESCO自有品牌的義大利麵醬是£0.39;買一盒TESCO自有品牌的牛絞肉(通常我會分裝這一大盒牛絞內的份量,可以用六次) 是£2.69;買一盒TESCO自有品牌的蘑菇是£1.00(我可以用三次);再一包TESCO自有品牌的洋蔥£0.79 (可以用五次);一包TESCO自有品牌的蕃茄(六入,用二次) £0.69;一袋TESCO自有品牌的蒜(三顆全蒜) £0.90;若是想要多點蔬菜,我會再買TESCO自有品牌的紅蘿蔔一袋 (1kg) £0.90。這樣子煮下來的份量,夠我吃一個星期的義大利麵了,我只需要下把麵就可以用餐了。

所以一餐的伙食費用是:
義大利麵(以女生的食量是80g;男生是約100g一餐,方便計算一包直接除5來算) £0.20/5 = £0.04
義大利麵醬(我一次都一瓶全部煮掉,然後吃五次) £0.39/5 = £0.08
牛絞肉(一盒可以分六次) £2.69/6 = £0.49
蘑菇(一盒可以分三次) £1/3 = £0.33
蕃茄(一包可以分二次) £0.69/2 = £0.35
洋蔥(一包可以用五次) £0.79/5 = £0.16
紅蘿蔔(一包可以用六次) £0.90/6= £0.15
蒜(三顆約用十次) £0.90/10 = £0.09
加總一下,義大利麵醬煮出來總共是:£1.65,然後我可以吃五餐,所以一餐的義大利麵醬是:£0.33 + 義大利麵:£0.04 = £0.37,我一餐可以只花£0.37就餵飽自己了。非常之便宜!!!!

但是如果不想要自己煮,又想要吃的像是英國人,很算單,只要直接買垃圾食物即可。他們最常買的東西是pizza (£1.87-2.50/個),只要放進烤箱裏面烤約15-20分鐘即可。然後他們可以一口氣一整個吃掉,我覺得這是最神奇的地方,個個都是大胃王來著就是了。另外超市裏面也有很多ready food (對!他們幾乎都是吃冷食,包括冷的義大利麵、冷的三明治等),價格幾乎都落在 £1-3.50左右。

而外食的花費是最貴的,平均一餐都落在 £10 +/- £5左右;甚至要接近£20。如果不外食,我一個月的伙食費可以壓在£100以內。

交通了話,以Nottingham來說,學生可以買bus pass for an entry academic year,費用是 £199,可以用10個月。在academic year之外了話,只要學生證還是在效期內,可以用£43買一個月的bus pass;單程是 £2;來回或是全日票是 £3.50。

至於大家都關心的大同電鍋問題,本人要稍微的潑一下冷水,大同電鍋很搶手沒有錯,但是由於本人精通廚藝(好不要臉...),所以有沒有它都沒有關係。就算用瓦斯爐也可以煮出香Q可口的米飯,燉紅豆湯或是香菇雞湯都不是問題。但是如果真的覺得有需要(這種問題真的見仁見智),想要扛一台大同電鍋出來,本人是也不反對。

最後再一個建議,出發前要打包之餘,都可以先上這些網站查一查物價,看看是從台灣扛來,還是直接在這裏落地購買比較便宜。然後如果像我一樣,很常去TESCO買東西了話,建議可以到他們的網站,申請一張會員卡 TESCO Clubcard,每£1可以集1點。這張會員卡很有誠意,它會記錄你很常購買的東西,然後在累積到150點後,TESCO就會開始寄折扣券給你,這些折扣券可以折價的東西,通常就是你很常購買的東西,有時候可能是可以折£0.25-0.35不等的價格;有時候是可以多送你25點;有時候是買一送一;有時候會點數折成現金購物券。這張會員卡真的很有誠意,在這裏生活的朋友們都可以考慮一下囉!

** 四大連鎖龍頭的網站連結:
TESCO
ASDA
Sainsbury's
Morrisons

更多其它的網站跟通路可以參考:
Argos:消費者瀏覽一本超級大的目錄,想要買的就刷上面的條碼,最後結帳完工作人員會幫你把貨取出來,然後就可以帶回家了
Iceland:故名思義,只賣冷凍食品
Poundland/ Pound Shop/ Pound World:英版的10元商店,裏面賣的東西都是£1,從吃的到用的都有,但是...沒有棉被、枕頭這種東西,看倌們就不用想太多了
AldiLidl:這二間都是德國的連鎖折扣超市,裏面都是賣很多從來沒有看過的品牌,就算有品牌也會是特別規格(因為要跟一般市價作區隔),像Aldi就會標榜說你去Aldi跟TESCO(或是其它通路)買一樣的東西,Aldi可以省下至少30-50%以上的折扣,但是在Aldi都是買它們的自有品牌或是沒有看過的品牌就是了。比如說你可能沒有看清楚,在Aldi拿了一瓶很像是雀巢的咖啡,但是價格卻爆炸便宜,但當你仔細看後,會發現那一瓶咖啡根本不是雀巢。不過,這二個特別通路賣的東西,品質不會差到那裏去的。也是很好用哦!是很多窮學生喜歡購物的好去處。


如果還是嫌貴了話,那麼就勤上學校的華人討論區吧!通常都可以在這裏撿到一些便宜的二手貨。那如果是有錢人了話,直接John Lewis , Waitrose或是Marks&Spencer就勇敢的買下去吧!(好啦!Waitrose跟M&S可能沒有這麼貴啦!)



Tuesday, 4 November 2014

歐洲旅行:規劃

3 November 2014

今天不約而同的我的facebook上,凡是馬來西亞的朋友們,全部都不約而同在轉貼這篇文章,叫作:How Malaysian can travel to Europe for 10 days with only RM 5,800 (如何用馬幣5,800玩歐洲10天),如果用今天google的換算匯率了話,RM 5,825 約等於 NTD$53,153.75。這樣的金額,我是很配服只用RM5,800 遊玩歐洲10天,而且還包括從馬來西亞出發的來回機票,通常這個部份的金額佔比是最大的 (當然,也許他老兄現在飛馬航,所以特別便宜吧!預算才可以壓這麼底)。

拜讀完這篇文章後,依樣畫葫蘆一下,按照人家的敘述順序,就從護照先開始吧!我其實想要先來歌頌一下馬總統的功德,至少台灣的護照現在很強大,人家馬來西亞護照可以進出全世界163個國家通行無阻,小綠護照當然也當仁不讓,拿著我們的晶片護照,我們可以通行無阻的進出世界130個國家,看起來好像有點少,但是在地圖上來看(顏色愈深的就愈強大),整個亞洲區被用深色highlight出來的國家,除了台灣和馬來西亞之外,還有日本、南韓、新加坡、澳洲、紐西蘭、香港、澳門,這個小島可以有這番成就,是也已經很了不起了。順便偷偷講一下,基於我們太愛抱美國乾爺的大腿,台灣人現在可以線上申請ESTA就可以進出美國,拿馬來西亞護照的朋友們還是要去大使館申請簽證的呢!

該篇大作的作者,在10天內用蜻蜓點水的方式玩遍了14個城市6個歐洲國家(Holland, Belgium, Germany, France, Luxembourg, and England),並且他選擇了經濟又實惠的Eurolines作為他的代步工具。

我不是說這樣玩不好,只是每個人在旅行中都有自己的玩法,沒有誰對誰錯,只要衡量自己的預算,再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規劃即可。而我和AY正好也規劃完我們的聖誕節行程,所以也想來分享一下,只是我們二個人在旅行中都是慢的人,所以19天只去了6個國家、7個城市(是看了也不用太驚訝,我們上次去Scotland 8天,也只去了2個城市)。

我們的玩法當然沒有比他省(畢竟他老兄光從馬來西亞飛來這裏的這一部份,就已經勝了),因為如同前述,我不喜歡住在hostel,然後又堅持一定要有自己的衛浴,所以我們在住宿這一塊並沒有省到。但是我們儘量都把每晚的住宿費用壓在平均£60以內,所以提早訂購是一個辦法,然後每個城市的房間都固定在同一個地方,我們人移動就好,所以天數一多,價格也可以再優惠一些些。再加上我一直都是透過booking.com訂房,所以已經是Genius等級的會員(只要訂的次數多一些,就可以升級了),有時候,有些地方也會有提供特別的訂房價格只給Genius等級的會員。

在歐洲,如果要選擇在聖誕節的時候出遊,提早訂購一定是最基本法則,不論是房間或是交通。像我去年就訂到£29從Geneva回來London的機票(光這點我就說嘴好久了),這次,因為AY有NUS extra card,我們從Brussels到Amsterdam選擇MegaBus訂票,只用£1.90 就訂到了二個人的車票。對!!!! 你沒有看錯,£1.90的Coach票,而且是二個人!!! 不過當然我自以是把這項功德和我的landlord分享時,他們可能還覺得我買貴了,因為S曾經用£1.00 就訂到從London到Berlin的旅行package,包括交通及住宿。欸!!!!! £1.00全包耶!!!!! 這簡直就比中樂透還爽。所以在歐洲要自助旅行前,多方的搜尋跟比價還有提早訂購,就是低價旅行的不二法則。

我們的聖誕計畫,以平均每二、三天為一個基準,然後再移動到下一個城市(國家),所以我們是看著地圖,以英國出發到Brussels為準(Brussels素有交通中樞之稱,Eurolines的票務小姐曾經跟我號稱:「If you go to Brussels, then you can go anywhere.」),因此按照她的邏輯,我們以Brussels為起點,一路安排下去。從西歐一路玩到中歐後,最後從Budapest跨完年回來,聖誕節那三天,我們選擇在最美麗的Praha過,AY要生日的那幾天,我們選擇到Vienna逗留,最後,我們19天內會去6個國家、7個城市。

按照我們目前的預算表來看,住宿的部份約花費了£730左右;交通的部份則花費了£660左右(因為回來想當大爺,所以訂了BA)。之後在旅行中再加上用餐的費用,我和AY預計應該總花費也可以壓在RM5,000/pp (NTD$50,000)。看起來我們好像也很經濟實惠,只是我們把人家的機票預算拿來當成我們的住宿費用了,然後我們就近就在英國,從這裏出發到歐洲大陸實在也很方便。

我們的旅行計劃:
London >>
Brussels, Belgium (1 night)
Amsterdam, Holland (4 nights)
Düsseldorf, Germany (1 night)
Berlin, Germany (2 nights)
Praha, Czech Republic (3 nights)
Vienna, Austria (3 nights)
Budapest, Hungary (3 nights)
>> Nottingham

網路上會玩的人比比皆是,隨便一找各個城市都有攻略,只要多花點心思,一定可以找到合適你/妳自己的玩(旅遊)法。